南岳山光明寺


看這本書的第一篇的時候,老實說感覺滿失望的。畢竟建築和文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表達媒介,會認為建築大師文字也一定很深刻的我或許是太天真了吧。不過還好被騙的感覺旋即在第二篇消失,之後就一直興趣盎然地看到最後,突然就告終了。雖然外表看起來頗厚,那是因為被紙質和一頁沒多少字的印刷騙了,它是一本輕薄短小,前後起伏不大的書,就像自岸邊觀察溪水緩緩流過一般,闔上書本時結束了思想漫遊,但知道水流仍潺潺進行它的旅程。在這個幾乎要被戲劇性搞的心臟衰竭的年代,很久沒有看到屬於靜態的書籍了。

表面看來溪水看起來如此平靜,其實也有激越的地方。整體來說整本書那麼安穩,卻又探討著藝術上理想與現實、人為與自然、西方與東方互相抗衡等二元對立命題,應該可以代表了安藤忠雄內斂的性格或者說是日本人模糊兩者地帶的習性,但在其中又充滿矛盾與衝突這樣的現象吧。

安藤忠雄以日本人思考、語言上的曖昧帶入建築,同時也反映在本書的文字上,
「是不是如此呢?」「我想或許是...」這樣的語句佔了大多數,下的結論非常的少,
我想跟安藤認為自己的建築中擁有的平靜、祥和感,
也就是他本人想要營造的個性(鄉愿?)有關。
這點之上,我倒是很認同書中對於日本建築與西洋建築對比的看法。

包括安藤在內的許多建築師,都抱持著
「建築是無法單獨存在的,如果失去此地的風土與血脈,建築便無法成立」
這樣的看法。

也就是說,建築不只是建築,還包括了蓋建築的人他獨有的思考方式,他的文化背景,以及這地區的環境。安藤在一次次踏上歐美的旅途中,尋找自己的近代根源(洋化),在比較中畫清界線,找出日本與西洋文化完全不同的獨特性的這種思考方式,早自明治維新就出現並且延續至今了。為什麼我看到第一篇會失望呢?因為第一篇的都市主角是越南順化,亞洲都市的關係吧。其中雖然說到一些越戰的歷史淵源,我認為畢竟安藤對於亞洲是不了解且不親近的,有一種疏離感。先不論日本對於中國等其他亞洲國家完全缺乏尋根的思考與舉動,日本的建築是曖昧,與自然融合的水平式建築;而西洋的建築則偏向與自然相抗衡的直立式建築,諸如高塔、尖頂教堂一類,這樣的想法我認為是滿有趣的。日本人認為自己相較於西方企圖以人為征服自然,自己顯然是偏向與自然合作一型。日本人與大地萬物共存的意念不只展現在建築,還有文字之上。這也就是我在安藤忠雄這本書中看到的,屬於日本人或說隨和內斂或說逃避鄉愿的想法。就是因為安藤身處那麼多的國家才顯現出來的違和感,讓我了解到安藤真的非常的日本。不過誰不逃避,誰又不諂媚,能夠在眾多不同文化中找尋自己的根,並保持彼此都能夠相安無事的狀態,就算是偏頗,至少還擁有自尊吧。這點是我覺得日本人做的很好,而台灣和中國非常缺乏的地方。就是因為知恥,不互相攻奸好像就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似的,拼個你死我亡,到頭來也只是漁翁得利而已啊。相對來說歐美不講究恥的文化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放眼四周,的確是很難了解自己的定位在哪裡。所以安藤走遍世界,得到了自身對於日本文化的解讀。脫亞入歐之後,日本既不屬於歐洲,也不屬於亞洲,那無所謂,重要的是他們對於自己與其他國家都不一樣的事實不感到徬徨,這跟他們的經濟帶來了文化自信當然有關係,不過如果不是遇強表面服從然後另找出路,也做不到這點吧。


好了。跳脫泛政治化的觀點,同樣身為地球人去重新審視這本書,安藤無疑是個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建築大家。在工匠地區長大,養成在實行中尋找答案的習慣;對於現代藝術的修養,使他得以在旅途中藉著創作者的心態跨越時代的藩籬,與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產生對話。將處於現在的自身作為想像的起點,安藤更能體會各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他們的叛逆、掙扎與妥協。這一點在自大的現代人身上其實很少見,每個處於優勢的現代人不免落入將過去發生的一切及人性簡化的陷阱裡,也是創作者和歷史研究者都很常發生的毛病。既然都無法回到過去,安藤與藝術家對話的方法自私獨斷又如何,或許比探究已經死去的事實更具意義。

或許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藝術創作上的共鳴倒是都一樣的。雕塑、繪畫、建築、家具、文學、漫畫、音樂,甚至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作品。因著這樣的共通性,雖然原本無法融入某種藝術形式,藉由安藤的文字,也感受到到人在作品中殘留的強烈意念,就像我曾經將畫畫當成唯一的信仰一般。平靜的表情之中,隱藏了什麼樣的波瀾,創作被施以熟練的技巧貫徹創作者的意志。蠟燭燒盡之前留下搖曳的光亮,一路上照亮了小溪,也在我的心中映照出一片波光粼粼,無聲的波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sssh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